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发布日期:2025-07-11
34次浏览
近日,温州医科大学张康团队、李校堃团队以及四川大学杨胜勇团队,联合澳门科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广州实验室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,在国际顶尖期刊《Nature Medicine》上发表了题为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Drug Development》的综述文章。该文全面回顾了AI在药物研发全流程中的应用进展,从疾病靶点识别、药物发现、新药设计、合成规划、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及上市后监测,系统阐述了AI赋能药物开发的最新成果,并深入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。
1. 生长因子遇上AI,破解糖尿病难题子遇上AI破
李校堃团队基于30年研究积累,利用AI解析生长因子(FGFs)的生物学机制,构建了全球首个FGFs突变体基因库,精准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,设计出高效短肽药物。例如,开发的在动物实验中实现“一次给药控糖半年”效果,现已进入临床验证,有望革新传统糖尿病治疗模式.
2.全流程AI赋能:从靶点到临床
· 靶点发现:AI分析基因组数据,快速锁定糖尿病并发症、慢性创面等疾病的新靶点,效率提升百倍。
· 药物设计:AI结合自由能计算技术,仅用1天从10亿分子库中筛选出候选药物(传统需数年),成本降低千倍 。
· 临床试验:AI优化患者匹配方案,缩短FGF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周期,失败率降低90% 。
3. 中国原创力:从实验室到产业高地
李校堃团队将温州打造成全球“生长因子研发中心”,孵化的“中国基因药谷”吸引200多家企业入驻,推动生长因子药物在烧伤、糖尿病溃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其成果发表于《Nature》《Cell》等顶刊,使我国在生长因子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4.挑战与未来
尽管前景光明,团队指出AI制药仍需突破数据壁垒(医疗数据分散、隐私限制)和算法黑箱(需提升决策透明度)。未来将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、政策支持(如中国AI辅助诊断入医保、FDA用AI替代动物试验)加速技术落地。